资讯

新能源汽车又涨价?别总让特斯拉牵着鼻子走

   2023-05-06 600
核心提示:在降价4个月后,特斯拉宣布上调国产车型售价。5月2日,特斯拉上调国产Model 3售价至23.19万元,此前为22.99万元;Model 3高性能版涨至33.19万元,此前为32.99万元。除上述车型外,特斯拉的其他车型也都不同程度涨价

在降价4个月后,特斯拉宣布上调国产车型售价。5月2日,特斯拉上调国产Model 3售价至23.19万元,此前为22.99万元;Model 3高性能版涨至33.19万元,此前为32.99万元。


除上述车型外,特斯拉的其他车型也都不同程度涨价,能不能撬动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涨价动力,需要关注。如果其他企业也跟风涨价,就会形成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涨价潮。否则,涨价“红利”将被特斯拉独家享受,其他企业仍然只能在降价后的鸿沟里比拼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又输特斯拉一招了。



面对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,笔者曾经多次呼吁,不要在价格问题上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。特斯拉选择降价,是因为他们在做出降价决定前,已经做足了功课,连续多次上调价格,具有足够的降价空间,也有足够的消化能力。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则没有做好这样的充分准备,降价就意味着自身利益受损。如果不跟风降价,则有可能失去价格优势。特斯拉正在利用自身的技术、市场优势和影响力,左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,掌握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主导权。


对此,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表示,降价是特斯拉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一种方法,他不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有定价权。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有定价权,因为其有60%以上的市场份额,但在中国市场只有7%左右的市场份额。粗略一听,确实如此,一个只占市场份额7%的企业,怎么可能具有价格主导权呢?


只是,不知道包括李斌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有没有发现,自进入新能源汽车价格调整轨道以来,哪次价格的调整不是由特斯拉发起的。特别在比亚迪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部退出、出台涨价措施的情况下,特斯拉突然宣布降价,不仅把比亚迪打个措手不及,也把其他企业的价格策略打乱,随之掀起一股新能源汽车降价潮,弄得很多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很被动,又很无奈。



眼见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出台降价政策了,特斯拉又进行了一波涨价操作,结果,还没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全面跟进,特斯拉又降价了,自然,涨价的利益也就全部被特斯拉占有了,从而为降价打下了良好基础。降价4个月后,又一次涨价。这种频繁的价格调整策略,就是为了搞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秩序,打乱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价格调整步伐,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价格方面无所适从,以达到自身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主导权。因为,在技术已经非常接近,特斯拉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,依靠远高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、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能力,主导市场、影响市场、控制市场,便把重心放到了主导新能源汽车定价权方面。如果具有新能源汽车的定价权,对特斯拉来说,也就能继续控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。


而从去年以来的几波价格调整操作情况来看,从总体上讲,特斯拉都操作成功了。涨价的利益全归特斯拉,其他企业基本没有享受到。即便有极个别企业享受到,也没有特斯拉享受得充分。降价的利益损失,则由其他企业买单,特斯拉完全可以从涨价中得到弥补。更何况,特斯拉从降价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通过此前的涨价操作,留下了降价的窗口和空间,完全可以打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一个措手不及。



此番涨价,目的也很明确,通过4个月的降价,快要接近特斯拉此前涨价带来的利益窗口了,从来不愿意在利益上吃亏的特斯拉,必须通过涨价来增强下一步降价的承受能力,为下一步降价留下更大空间。可以预料,此轮涨价,时间最长不会超过半年,最短也就两、三个月,就将启动新一轮降价。如此一来,在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没来得及调整价格的情况下,特斯拉又要降价了。这轮涨价的利益,又归特斯拉独家所有了。此时此刻,不知道李斌还能认为,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没有定价权不?特斯拉没有定价权,谁有定价权呢?

在新能源汽车价格问题上,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,也包括其他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,都在价格问题上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。如此下去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被特斯拉牢牢控制。显然,这是不应当出现的现象。因此,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采取积极措施,在价格的调整方面积极主动,不能再让特斯拉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了。


 
 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
版权与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东方铭柜紧固件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东方铭柜紧固件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东方铭柜紧固件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东方铭柜紧固件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 
更多>同类资讯
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: 13910311642

关注我们
  • 下载网站APP

  • 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微信小程序